管理云主机

ZStack Cloud主菜单,点击资源中心 > 云资源池 > 虚拟资源 > 云主机,进入云主机界面。

云主机支持以下操作:
操作 描述 云主机状态
创建云主机 创建单台或多台云主机,支持标准创建和快捷创建两种方式。 /
导入云主机 通过OVF模板导入第三方平台云主机,并进行自定义资源配置。 /
编辑云主机 修改云主机的名称与简介。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启动云主机 将处于停止状态的云主机启动。 已停止
停止云主机 将处于运行状态的云主机停止。
Note: 对于启用高可用功能的云主机,可按需设置本次停止不自动重启。
运行中
重启云主机 将处于运行状态的云主机重启。 运行中
恢复云主机 将处于暂停状态的云主机恢复。 已暂停
暂停云主机 将处于运行状态的云主机暂停。
Note: 暂停云主机并非真正停止云主机,若将已暂停云主机所在物理机停用,会影响业务运行。
运行中
强制停止云主机 将处于未知状态的云主机强制变为停止。
Note:
  • 强制停止云主机可能会使云主机产生错误,造成云主机崩溃,建议优先尝试恢复云主机所在物理机。
  • 本操作仅对admin和平台管理员生效。
未知
关闭电源 将处于运行状态的云主机强制进入停止状态。
Note: 除非计划运维或异常处理,正常状态下不建议执行此操作。
运行中
打开控制台 打开云主机控制台,登录云主机系统。
Note:
  • 在云主机控制台,支持开机时设置Boot选项,点击ESC进入Boot选项菜单。
  • 若无法打开云主机控制台,可进入控制台代理主菜单,将控制台代理IP地址改为当前管理节点IP地址。
运行中
克隆云主机 基于源云主机计算规格,克隆出与源云主机系统相同的云主机。
  • 不带云盘克隆云主机:
    • 仅复制云主机根云盘内容。
    • 镜像服务器支持类型:镜像仓库、Ceph。
      • 若镜像服务器类型为镜像仓库,主存储支持类型:本地存储、NFS、SMP、Ceph、SharedBlock。
      • 若镜像服务器类型为Ceph,主存储支持类型:Ceph。
      • 若镜像服务器类型为Ceph+镜像仓库,主存储支持类型:Ceph+Shared Block。
    • 若使用上述主存储,支持在线/暂停/关机克隆。
  • 带云盘克隆云主机:
    • 同时复制云主机根云盘和数据云盘内容。
    • 镜像服务器支持类型:镜像仓库、Ceph。
      • 若镜像服务器类型为镜像仓库,主存储支持类型:本地存储、NFS、SMP、Ceph、SharedBlock。
      • 若镜像服务器类型为Ceph,主存储支持类型:Ceph。
      • 若镜像服务器类型为Ceph+镜像仓库,主存储支持类型:Ceph+Shared Block。
    • 若使用上述主存储,支持在线/暂停/关机克隆。
    • 若云主机加载共享云盘,暂不支持带云盘克隆。
  • 若使用Shared Block主存储,克隆云主机需选择置备方式,包括:厚置备、精简置备。
    • 厚置备:预先分配需要的存储空间,提供充足的存储容量给云主机,保证存储性能
    • 精简置备:按实际使用情况分配存储空间给云主机,实现更高的存储利用率。
  • 若使用Ceph主存储,克隆云主机支持指定存储池。
    • 不带云盘克隆云主机,支持指定根云盘池。
    • 带云盘克隆云主机,使用镜像仓库或Ceph镜像服务器,支持指定根云盘池和数据云盘池。
  • 可自行设置克隆完成后新云主机是否关机。
  • 克隆云主机时,支持设置存储分配策略,包括:系统分配、手动指定。
    • 系统分配:系统根据预置策略分配主存储。
    • 手动指定:用户按需手动选择主存储。
Note:
  • 在线克隆云主机,只针对克隆任务开始时已写入磁盘的数据,不包括实时缓存数据。
  • 为确保数据完整性,高IO的云主机建议将其暂停或关机后再克隆。
  • 云主机配置、安装程序、密码等都会复制到新克隆的云主机内,但并不考虑其他配置的复制,例如:标签、定时任务等。
  • 新克隆的云主机需重启后,控制台密码才会生效。
  • 若使用本地存储 + 其他类型主存储,一旦本地存储不可用,基于系统分配策略,将无法成功创建云主机。该场景建议使用手动指定策略,为根云盘选择可用主存储。
  • 克隆云主机时,需避免对源云主机设置静态IP,否则将导致多台云主机IP相同,造成登录错误。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绑定标签 为云主机绑定自定义标签,方便快速查询定位资源。
  • 标签分为管理员标签和租户标签两种类型:
    • 管理员标签:由管理员(admin/平台管理员)创建,归管理员所有。
    • 租户标签:由租户(子账户/项目)创建,归租户所有。
  • 标签不支持更改所有者。
  • 租户只能将租户标签绑定该租户所属资源,管理员可将任意标签绑定任意资源。
  • 租户对标签的操作权限:
    • 归属于子账户的标签,子账户可见可操作。
    • 归属于项目的标签,项目内所有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员/项目成员)均可见可操作。
    • 租户对管理员标签无操作权限。
  • 管理员对标签的操作权限:
    • 无论标签归属于管理员或租户,管理员均可见可操作。
    • 例如:管理员可对租户标签执行解绑/删除操作。
Note:
  • 单个资源最多允许绑定50个标签,反之,单个标签允许绑定的资源数量无限制。
  • 标签与资源支持多对多绑定关系。
  • 标签支持按绑定时间或标签名称(符号>数字>中文>英文)排序,默认按标签名称排序,可在全局设置中自行修改标签排序方式
  • 云平台无缝升级后,标签展示方式自动更新,已有旧标签将以最新方式展示。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解绑标签 将标签从云主机解绑。
Note:
  • 资源更改所有者,其上所有租户标签将会解绑,管理员标签不受影响。
  • 支持将单个资源上的批量标签解绑,也支持将单个标签上的批量资源解绑。
  • 租户只能解绑所属资源上的标签,管理员可解绑所有资源上的标签。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更改物理机 将云主机迁移到其他物理机,此操作仅更改云主机所在物理机,不更改主存储。支持云主机热迁移和冷迁移。
  • 热迁移:
    • 迁移运行状态下的云主机,主要是拷贝CPU相关寄存器状态及内存信息。
    • 主存储支持类型:本地存储、NFS、SMP、Ceph、SharedBlock。
    • 本地存储不支持云主机带数据云盘热迁移。
      本场景下,热迁移的基本步骤:
      1. 在全局设置中,将本地存储下在线更改物理机设为true。
      2. 卸载云主机上的数据云盘。
      3. 将云主机、数据云盘分别迁移至同一物理机。
      4. 将卸载的数据云盘重新加载到该云主机。
    • 本地存储不支持Windows云主机热迁移。
    • 热迁移前,若云主机已加载VF类型网卡,需提前卸载。
    • 本地存储/共享存储均支持云主机带vDPA类型网卡热迁移。
    • 若云主机已加载块设备,且已部署微软故障转移群集的Master节点,热迁移云主机将导致故障转移群集不可用,请谨慎操作。
    • 若云主机长时间处于高业务状态而影响迁移,可启用自动收敛(auto-converge)模式,使迁移能顺利完成。
      • 支持对云平台全局范围内云主机启用自动收敛模式。在全局设置中,将auto-converge功能开关设为true即可。默认为false。
      • 支持对单台云主机启用自动收敛模式。默认情况下受全局开关控制,与全局开关状态保持一致。
      • 若应用对性能极为敏感,不建议启用自动收敛模式。
    • 支持按目标物理机负载高低迁移云主机。
      • 在目标物理机推荐列表,目标物理机支持按CPU平均使用率、或内存使用率排序,默认按内存使用率由低到高排序。
      • 若集群内物理机规模较大,支持按Top 20、Top 50两种排序方式。
    • 热迁移前,若云主机已加载数据云盘、ISO或外接设备,需提前卸载。
    • 热迁移前,若云主机已开启vNUMA,需确保目的物理机和源物理机的pNUMA结构一致。
    • 迁移速度与源/目标物理机的网络配置有关,如果网络配置较低,迁移速度可能较慢。
  • 冷迁移:
    • 迁移停止状态下的云主机。
    • 主存储支持类型:本地存储。
    • 本地存储不支持云主机带数据云盘冷迁移。
    • 冷迁移基本步骤:
      1. 停止云主机。
      2. 卸载云主机上的数据云盘。
      3. 将云主机、数据云盘分别迁移至同一物理机。
      4. 将卸载的数据云盘重新加载到该云主机。
    • 本地存储支持云主机带vDPA类型网卡冷迁移。
    • 支持按目标物理机负载高低迁移云主机。
      • 在目标物理机推荐列表,目标物理机支持按CPU平均使用率、或内存使用率排序,默认按内存使用率由低到高排序。
      • 若集群内物理机规模较大,支持按Top 20、Top 50两种排序方式。
    • 冷迁移前,若云主机已加载数据云盘、ISO 或外接设备,需提前卸载。
    • 迁移速度与源/目标物理机的网络配置有关,如果网络配置较低,迁移速度可能较慢。
运行中/已停止
更改主存储 将云主机迁移到其他主存储,此操作仅更改云主机所在主存储,不更改物理机。当前支持跨SharedBlock主存储进行热迁移和冷迁移、以及SharedBlock主存储↔Ceph主存储热迁移。
  • 跨SharedBlock主存储热迁移:
    • 支持对带云盘的云主机进行整机迁移。
    • 若云主机带共享云盘,不支持同时迁移该共享云盘。
    • 运行中的云主机在迁移后将不会保留快照。
    • 迁移前,若云主机已加载ISO、块设备或VF类型的网卡,需提前卸载。
    • 需确保目标主存储与源主存储已加载同一集群。
  • 跨SharedBlock主存储冷迁移:
    • 云主机迁移前必须关机。
    • 支持对带云盘的云主机进行整机迁移。
    • 若云主机带共享云盘,不支持同时迁移该共享云盘。
    • 迁移前,若云主机已加载ISO、块设备或VF类型的网卡,需提前卸载。
    • 需确保目标主存储与源主存储已加载同一集群。
  • SharedBlock主存储↔Ceph主存储热迁移
    • 支持对带云盘的云主机进行整机迁移。
    • 若云主机带共享云盘,不支持同时迁移该共享云盘。
    • 迁移前,若云主机已加载ISO、块设备或VF类型的网卡,需提前卸载。
    • 需确保目标主存储与源主存储已加载同一集群。
    • 对于从SharedBlock主存储到Ceph主存储的热迁移,支持为云盘指定根云盘存储池和数据云盘存储池。
运行中/已停止
更改物理机和主存储 将云主机迁移到其他物理机和主存储。该操作在更改云主机所在的主存储后,会按照系统默认策略同时更改云主机所在的物理机。支持云主机热迁移和冷迁移。
  • 热迁移
    • 跨同类型主存储热迁移:
      • 支持云平台内云主机跨同类型主存储热迁移,包括:Ceph主存储↔Ceph主存储、NFS主存储↔NFS主存储、SharedBlock主存储↔SharedBlock主存储。
        Note:
        • 仅支持对云主机进行整机迁移。
        • 若云主机带共享云盘,不支持同时迁移该共享云盘。
        • 运行中的云主机在存储迁移后将不会保留快照。
        • 目标主存储所挂载集群能够满足云主机的网络需求。
        • 对于跨Ceph主存储的热迁移,两个Ceph主存储的MON节点之间需网络互通。
        • 对于跨Ceph主存储的热迁移,支持为云盘指定根云盘存储池和数据云盘存储池。
        • 运行中的云主机存储迁移前,需确保云主机加载的VF类型网卡已卸载。
        • 若云主机已开启vNUMA,云主机将只迁移至与源物理机pNUMA结构相同的物理机。
        • 若云主机长时间处于高业务负载状态,且业务对性能敏感度适中,建议启用自动收敛模式,以提升迁移成功率。
    • 跨不同类型主存储热迁移:
      • 支持云平台内云主机跨不同类型主存储热迁移,包括:Ceph主存储↔SharedBlock主存储、本地存储↔SharedBlock主存储、本地存储↔Ceph主存储、本地存储↔NFS主存储、SharedBlock主存储↔NFS主存储、Ceph主存储↔NFS主存储。
        Note:
        • 仅支持对云主机进行整机迁移。
        • 若云主机带共享云盘,不支持同时迁移该共享云盘。
        • 运行中的云主机在存储迁移后将不会保留快照。
        • 目标主存储所挂载集群能够满足云主机的网络需求。
        • 对于从SharedBlock主存储/本地存储/NFS主存储到Ceph主存储的存储迁移,支持为云盘指定根云盘存储池和数据云盘存储池。
        • 运行中的云主机存储迁移前,需确保云主机加载的VF类型网卡已卸载。
        • 若云主机已开启vNUMA,云主机将只迁移至与源物理机pNUMA结构相同的物理机。
        • 若云主机长时间处于高业务负载状态,且业务对性能敏感度适中,建议启用自动收敛模式,以提升迁移成功率。
    • 同一Ceph主存储内跨存储池热迁移:
      • 支持仅迁移根云盘或对云主机进行整机迁移。
      • 若云主机带共享云盘,不支持同时迁移该共享云盘。
      • 运行中的云主机在存储迁移后将不会保留快照。
  • 冷迁移:
    • 跨同类型主存储冷迁移:
      • 支持云平台内云主机跨同类型主存储冷迁移,包括:Ceph主存储↔Ceph主存储、NFS主存储↔NFS主存储。
        Note:
        • Ceph主存储↔Ceph主存储:云主机在迁移前必须关机,并卸载所有数据盘;两个Ceph主存储的MON节点之间需网络互通;支持为云盘指定根云盘存储池。
        • NFS主存储↔NFS主存储:云主机迁移前必须关机,并卸载所有数据盘;目标NFS主存储能够被挂载到待迁移云主机所在集群。
        • 目标主存储所挂载集群能够满足云主机的网络需求。
    • 同一Ceph主存储内跨存储池冷迁移:
      • 云主机在迁移前必须关机,并卸载所有数据盘。
      • 仅支持对云主机进行整机迁移。
      • 若云主机带共享云盘,不支持同时迁移该共享云盘。
Note: 存储迁移前,需确保云主机加载的ISO、块设备、以及外接设备均已卸载。
运行中/已停止
修改计算规格 修改云主机计算规格。
Note: 修改后,新计算规格中仅CPU、内存和物理机分配策略对云主机生效。
  • Linux云主机支持在线/关机修改计算规格。
    • 在线修改:云主机运行状态下修改计算规格。基本步骤:
      1. 开启计算规格在线修改
        • 支持对云平台全局范围内云主机开启NUMA。在全局设置中,将计算规格在线修改设为true即可。默认为false。
        • 支持对单台云主机开启NUMA。默认情况下受全局开关控制,与全局开关状态保持一致。
      2. 重启云主机。
      3. 修改云主机计算规格。
    • 关机修改:云主机关机状态下修改计算规格。
    Note: 在线修改计算规格,新CPU核数/内存容量必须大于当前CPU核数/内存容量。
  • Windows云主机支持在线/关机修改计算规格。修改方法同Linux云主机一致。
    Note: 不建议在生产环境中对Windows云主机在线修改CPU/内存。
运行中/已停止
设置GPU规格 为云主机设置GPU规格。
  • 设置物理GPU规格:为云主机加载或修改物理GPU规格。
    • 运行状态的云主机不支持设置物理GPU规格。
    • 云主机修改物理GPU规格后,下次启动将使用最新物理GPU规格加载物理GPU设备,并卸载原物理GPU规格相关的物理GPU设备。
    • 设置物理GPU规格时,支持启用/禁用关机自动卸载设备机制。
      • 默认禁用,已加载物理GPU设备的云主机,关机后设备依然加载。
      • 若启用,已加载物理GPU设备的云主机,关机后设备自动卸载。
      Note: 若禁用,加载该GPU规格的NeverStop云主机停止后将无法自动重启。
  • 设置vGPU规格:为云主机加载或修改vGPU规格。
    • 运行状态的云主机不支持设置vGPU规格。
    • 云主机修改vGPU规格后,下次启动将使用最新vGPU规格加载vGPU设备,并卸载原vGPU规格相关的vGPU设备。
    • 设置vGPU规格时,支持启用/禁用关机自动卸载设备机制。
      • 默认启用,已加载vGPU设备的云主机,关机后设备自动卸载。
      • 若禁用,已加载vGPU设备的云主机,关机后设备依然加载。
      Note: 若禁用,加载该GPU规格的 NeverStop 云主机停止后将无法自动重启。
  • 不设置:云主机不加载GPU规格。
    • 未加载GPU规格的云主机不加载规格,已加载GPU规格的云主机卸载规格。
    • 运行状态的云主机不支持卸载GPU规格。
已停止
系统扩容 为云主机扩容根云盘容量。
  • 在云主机运行或停止状态下,可按需进行根云盘扩容,更改容量及时生效。
  • 新容量必须大于当前容量,且增量不得小于4MB。单位包括:MB/GB/TB。
  • 新容量必须为4MB的倍数,例如:填写新容量为37MB,实际扩容到40MB。
  • 支持对云平台全局范围内云主机设置系统扩容触发一次该云主机根云盘的自动快照。在全局设置中,将云盘扩容自动创建快照开关设为true即可。默认为false。
  • 单台云主机系统扩容是否触发一次该云主机根云盘的自动快照,受全局设置控制。
运行中/已停止
更改所有者 更改云主机的所有者。
Note: 更改所有者,其上所有租户标签将会解绑,管理员标签不受影响。
运行中/已停止
更换系统 为云主机更换系统。
  • 云主机必须处于停止状态,更换系统后,再次启动生效。
  • 目标镜像需为Image类型。
Note:
  • 更换系统将同时彻底删除原根云盘,请务必提前备份原根云盘相关数据,以免丢失。
  • 若云主机加载数据云盘,跨平台更换系统(例如从Linux平台更换为Windows平台),可能导致数据云盘的分区格式无法识别。
已停止
重置云主机 将云主机恢复到镜像初始状态,并覆盖根云盘内所有数据。
  • 云主机必须处于停止状态,重置后,再次启动生效。
  • 使用ISO创建的云主机不支持重置。
Note: 请务必提前备份原根云盘数据,以免丢失。
已停止
设置启动顺序 为云主机设置启动顺序。
  • 设置启动顺序后,将在下一次重启后生效。
  • 若在创建云主机时,镜像选择ISO,云主机创建后将首先从CdRom(光盘)启动。
  • 若对已创建的云主机加载ISO,云主机默认的启动顺序为:
    1. 第一顺序:HardDisk(硬盘)
    2. 第二顺序:CdRom(光盘)
  • 如需云主机从网络启动,需手动设置第一启动顺序为:Network(网络)。
  • 将运行中的云主机第一启动顺序设置为CdRom(光盘)或Network(网络),只有通过重启、或停止再启动操作,云主机才会从CdRom(光盘)或Network(网络)启动;若直接在云主机操作系统中通过reboot命令重启,云主机还是会从HardDisk(硬盘)启动。
运行中/已停止
指定物理机启动 为云主机指定物理机启动。
  • 使用共享存储的云主机停止后,可以选择在指定的物理机上重新启动。
  • 使用本地存储的云主机停止后,只能从该云主机根云盘所在物理机启动。
已停止
设置高可用 为云主机设置高可用级别。
  • 高可用级别包括:
    • None:云主机关闭高可用功能。
    • NeverStop:云主机开启高可用功能。
  • 计划性维护或突发情况导致云主机异常关机时,高可用策略可触发云主机自动重启,提高云主机可用性。
  • 若物理机正常运行,启用高可用的云主机异常关机均能自动重启。
  • 若物理机异常或将物理机进入维护模式,使用本地存储且启用高可用的云主机,异常关机后无法自动重启。
  • 若物理机异常或将物理机进入维护模式,使用共享存储且启用高可用的云主机,异常关机后均能自动重启。
  • 支持对云平台全局范围内云主机启用高可用功能。在全局设置中,将云主机高可用全局开关设为true即可。默认为true。若为false,将不允许为全局云主机启用高可用功能。
  • 对于已启用高可用功能的云主机,可按需设置本次停止不自动重启。
运行中/已停止
设置BIOS时钟同步 启用BIOS时钟同步后,Windows云主机基准时间与物理机BIOS时钟保持一致,默认启用。
  • Windows云主机启用BIOS时钟同步后,会定期自动同步物理机BIOS时钟。
  • Windows云主机禁用BIOS时钟同步后,会停止同步物理机BIOS时钟。
  • Windows云主机修改BIOS时钟同步设置后,需重启生效。
  • 本功能对Linux云主机不生效。
  • 支持对云平台全局范围内Windows云主机启用BIOS时钟同步。在全局设置中,将云主机BIOS时钟同步设置设为同步即可,默认为同步。
  • 若单独为云主机设置BIOS时钟同步,全局设置对该云主机不生效。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设置时间同步 为云主机设置与物理机系统时间同步。启用时间同步后,云主机基准时间与物理机系统时间保持一致,默认不启用。
  • 云主机时间同步机制:
    • 网络:区别于NTP时间同步,当前时间同步机制不依赖特定外部网络,仅涉及物理机与云主机的通信。
    • 时区:云主机定期自动同步所在物理机时区,保持一致。
    • 同步间隔:默认每60秒进行一次同步,同步间隔支持通过CLI方式修改,可选取值:60秒(1分钟)、600秒(10分钟)、1800秒(30分钟)、3600秒(1小时)、7200秒(2小时)、21600秒(6小时)、43200秒(12小时)、86400秒(1天)。
      # 通过CLI方式修改同步间隔
      [root@localhost ~]# UpdateResourceConfig vm=<vm_uuid> category=vm \
      name=vm.clock.sync.interval.in.seconds value=<intervalInSeconds>
      
      # vm_uuid 表示云主机uuid
      # intervalInSeconds 表示希望设置的同步间隔,单位:秒
    • 同步策略:当前同步策略为立即一致,无论云主机自身时间超前或是滞后,当同步机制触发,云主机时间会立即与所在物理机保持一致。
  • 云主机时间同步已覆盖Window/Linux所有主流操作系统。
Note:
  • 云主机启用时间同步前,需确保已安装Qemu Guest Agent (QGA),且QGA处于运行状态。
  • 云主机启用时间同步前,建议关闭其他时间源同步策略。
  • 云主机启用时间同步后,每60秒自动同步物理机系统时间。
  • 云主机禁用时间同步后,会停止自动同步物理机系统时间。
  • 支持对云平台全局范围内云主机启用时间同步。在全局设置中,将云主机时间同步设置设为启用即可,默认不启用。
  • 若单独为云主机设置时间同步,全局设置对该云主机不生效。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设置故障策略 为云主机设置故障策略,包括:故障检测开关、故障处理策略。
  • 故障检测开关
    • 运行中的云主机支持开启故障检测。
      • 默认关闭,开启后需在云平台重启云主机生效(不可在控制台重启云主机)。
      • 开启后,当云主机检测到故障时,将自动按照故障处理策略进行操作,并触发云主机故障报警。
        • 用户可直接在报警消息页面查看云主机故障相关报警消息。
        • 用户也可以自定义云主机故障事件报警器。
    • 支持对云平台全局范围内云主机开启故障检测。在全局设置中,将云主机故障检测开关设为true即可。默认为false。
    • 支持对单台云主机开启故障检测。对云主机单独设置后,全局设置将不对该云主机生效。
    Note:
    • 云主机开启故障检测前,需确保已安装最新版本的性能优化工具,且该工具处于运行状态。
    • 对于Linux云主机,开启故障检测后,下次启动时会关闭kdump模块。
  • 故障处理策略
    • 云主机开启故障检测后,支持设置故障处理策略,包括:
      • 不处理:默认值。云主机出现故障后(Windows云主机出现蓝屏或Linux云主机出现卡死),不予处理。
      • 重启:云主机出现故障后(Windows云主机出现蓝屏或Linux云主机出现卡死),云主机自动重启。
        • 若在指定时间内,重启次数达到阈值仍未恢复正常,云主机不再重启。
        • 可在全局设置中按需设置云主机故障重启策略。默认为30分钟故障重启5次,表示当云主机在30分钟内故障5次后,第5次系统将不再重启,云主机将保持故障状态。
      • 关机:云主机出现故障后(Windows云主机出现蓝屏或Linux云主机出现卡死),云主机自动关机。
    • 设置故障处理策略后立即生效,无需重启云主机。
    • 支持对云平台全局范围内云主机设置故障处理策略。在全局设置中,将云主机故障检测开关设为true,再设置故障处理策略即可。
    • 支持对单台云主机设置故障处理策略。对云主机单独设置后,全局设置将不对该云主机生效。
    Note:
    • 若暂停/停止云主机,性能优化工具会停止运行,此时无法设置故障策略。
    • 若将云主机从暂停状态恢复、或从停止状态启动、或从运行状态重启,性能优化工具会自动启动,此时可设置故障策略。启动或重启过程可能出现一定延时。
运行中
设置SSH KEY 为云主机设置SSH KEY,包括:注入SSH KEY、修改SSH KEY、删除SSH KEY。
  • 云主机注入SSH KEY后,可SSH免密登录运行状态的云主机。
  • SSH KEY目前使用Cloud-Init注入方式实现,SSH KEY注入要求镜像提前安装Cloud-Init。
  • 创建云主机时注入SSH KEY,将在云主机首次开机后生效。
  • 已创建的云主机首次注入SSH KEY,需重启云主机生效。
  • 已创建的云主机之前已注入SSH KEY,如需重新注入,需执行命令rm -rf /var/lib/cloud/instances清理之前的配置,再注入新SSH KEY,重启云主机生效。
  • 删除SSH KEY,仅删除系统中记录的SSH KEY信息,并不删除已注入云主机配置的SSH KEY信息。如需彻底删除SSH KEY信息,需手动清理云主机配置文件/root/.ssh/authorized_keys
  • 关于SSH KEY更多介绍,请参考《SSH KEY管理》章节。
运行中/已停止
修改云主机密码 为云主机修改用户名/密码。
  • 云主机支持在线修改用户名/密码,修改后立即生效。
  • 仅支持输入英文字母、数字和以下特殊字符:-`=[];',./~!@#$%^&*()_+|{}:"<>?
  • 修改云主机密码需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 云主机处于运行中状态。
    • 云主机已成功安装并运行Qemu Guest Agent(简称QGA),并确保云主机详情页QGA开关已开启。
  • 以下镜像类型支持修改云主机密码:
    • CentOS 7.x\6.x(32位\64位)
    • Ubuntu 16.x\15.x\14.x\13.x\12.x(64位)
    • Windows 2003\2008\7\10\2012\2016(64位)
Note:
  • 若修改云主机密码失败,请先检查云主机是否已成功安装QGA,再进入终端手动检查QGA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 若云主机支持修改密码,创建云主机镜像、克隆操作将继承该功能。
运行中
设置控制台密码 为云主机设置控制台密码,包括:设置控制台密码、取消控制台密码。
  • 设置或取消控制台密码,均需重启云主机生效。
  • 该密码是VNC协议密码,不是云主机本身的密码。
  • 设置控制台密码时,仅支持输入英文字母、数字和以下特殊字符:-`=[];',./~!@#$%^&*()_+|{}:"<>?
  • 支持对云平台全局范围内云主机设置控制台密码强度策略。在全局设置中,将VNC控制台密码强度设为true,再设置密码强度策略即可。
    • 密码长度范围默认为6-8位,最小不低于6位,最大不高于32位。
    • 支持使用数字、英文字母大小写和特殊字符组合。
  • 单台云主机的控制台密码强度策略受全局设置控制。
运行中/已停止
切换控制台模式 为云主机切换控制台模式,包括:VNC、SPICE、VNC+SPICE。
  • 切换控制台模式后,需重启云主机生效。
  • 支持对云平台全局范围内云主机设置控制台模式。在全局设置中,设置云主机控制台模式即可。默认为VNC模式。
  • 支持对单台云主机设置控制台模式。对云主机单独设置后,全局设置将不对该云主机生效。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设置RDP模式 针对VDI用户界面,选择RDP模式后,默认以RDP模式打开控制台。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资源优先级 为云主机设置资源优先级。
  • 支持正常、高两种资源优先级。默认为正常。
  • 物理机负载率过高,出现资源竞争时,资源优先级为的云主机较正常云主机具备更高的资源抢夺能力。
Note:
  • 建议仅对重要的云主机设置资源优先级。
  • VPC路由器的资源优先级高于云主机。
  • 当出现资源竞争时,资源优先级顺序为(从低到高):优先级为正常的云主机 < 优先级为的云主机 < VPC路由器。
  • 例如,当物理机出现CPU资源竞争时, 较于云主机,VPC路由器具备更高的CPU资源抢夺能力,系统优先保证VPC路由器的资源使用。
  • 若使用性能独享型负载均衡服务,相应的负载均衡实例与VPC路由器具备同等资源优先级。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跨集群高可用策略 为云主机设置跨集群高可用策略。
  • 该策略默认开启,表示云主机可跨集群自动迁移。
  • 该策略关闭后,云主机将限制在策略生效时所在集群内活动。
  • 背景说明:
    • 在3.8.0之前版本中,当云主机高可用策略触发或者云主机所在物理机进入维护模式时,系统会选择其他合适的物理机自动恢复(或迁移)该云主机,合适的物理机可能在当前集群、甚至跨集群(如果多个集群挂载了相同的三层网络和主存储)。
    • 从3.8.0版本开始,云主机支持设置跨集群高可用策略,该策略关闭后,云主机将限制在策略生效时所在集群内活动。
  • 目前适用场景:云主机高可用更换物理机启动、物理机进入维护模式触发迁移。
  • 该策略只针对云主机自动迁移行为有影响,其它如:手动热迁移云主机、指定物理机启动云主机、基于动态资源调度策略迁移云主机等均不受影响。
  • 启用后,上述适用场景的云主机活动将不受集群范围限制。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USB重定向 为云主机设置USB重定向。
  • 当用户需要使用VDI功能时,可将VDI客户端的USB设备重定向给VDI云主机。
  • 支持兼容多种USB设备重定向。
  • 需重启云主机生效。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创建快照 为云主机创建快照。
  • 做重要操作前,对云主机根云盘、数据盘或云主机内存在特定时间点进行临时状态保留,方便出现故障后迅速回滚。若需长期备份,请选择灾备相关功能。
  • 支持创建单盘快照和快照组。
    • 单盘快照:对云主机根云盘创建快照。
    • 快照组:对云主机根云盘、所加载的数据云盘以及云主机内存创建快照,且支持以快照组为单位统一恢复。
Note:
  • SharedBlock以及Ceph主存储上创建的共享云盘,不支持创建快照。
  • 在生产环境中,建议单块磁盘的快照数量尽量控制在5以内。快照过多会影响云主机的I/O性能、数据安全以及主存储容量。如需长期备份,建议使用灾备服务。
  • 在生产环境中,为确保数据完整性,不建议对高I/O的云主机创建快照。当云主机内部进行高I/O操作时,对云主机创建快照,内存中存在部分数据没有落入硬盘,这部分数据将无法保存到快照中。
  • 创建内存快照前,需确保云主机处于运行中状态。
  • 创建内存快照前,需将云主机加载的外接设备卸载。
  • 创建内存快照时,为保证内存一致性,云主机会短时间处于暂停状态。
  • 内存快照不支持Ceph主存储类型。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创建备份 为云主机创建备份。
  • 云主机需处于运行中状态,才可对其创建备份。
  • 支持对云主机进行增量备份或全量备份。
  • 支持对带云盘的云主机进行整机备份。
  • 若云主机带共享云盘,不支持同时备份该共享云盘。
  • 云平台需提前添加好所需的本地备份服务器。
  • 支持将备份数据同步至远端备份服务器,云平台需提前添加好所需的远端备份服务器。
运行中
加载云盘 为云主机加载可用的数据云盘。
Note:
  • 一台云主机最多可加载24块数据云盘。
  • 本地存储场景下,云主机与其上已加载的云盘必须在同一台物理机上。若云主机与待加载云盘不在同一台物理机上,需提前将该云盘迁移至云主机所在物理机上,再执行加载云盘操作。
  • 若采用Virtio类型的存储扩展盘,需确保加载该云盘的云主机已安装Virtio驱动。
    • 主流Linux、CentOS 6/7系列已集成Virtio驱动,无需额外安装。
    • Windows系列需手动安装Virtio驱动。
  • 若云盘与实例所有者不一致,加载后租户可能无法查看云盘,且会影响实例相关操作。
  • 若云主机存在内存快照,则无法加载云盘,需将内存快照删除后再执行此操作。
运行中/已停止
卸载云盘 将已加载的云盘从云主机卸载。
Note:
  • 卸载云盘将导致云盘读写业务中断,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请谨慎操作。
  • 若云主机存在内存快照,且该云盘被内存快照所引用,则无法卸载云盘,需将快照删除后再执行此操作。
运行中/已停止
创建镜像 对云主机进行定制并保存为镜像模板文件。
  • 为保证应用一致性,建议将云主机关机后再创建云主机镜像。
  • 支持创建系统镜像和云盘镜像。
    • 基于云主机创建系统镜像,实质是针对云主机根云盘创建系统镜像,该镜像仅用于创建云主机。
    • 基于云主机创建系统镜像,实质是针对云主机根云盘创建云盘镜像,该镜像仅用于创建云盘。
运行中/已停止
加载ISO 为云主机加载ISO。
  • 加载ISO将按照云主机虚拟光驱名称顺序加载。
  • 默认情况下,一台云主机最多可加载3个ISO,不支持批量加载。
  • 支持对云平台全局范围内云主机设置允许加载的虚拟光驱最大数量。在全局设置中,修改云主机虚拟光驱最大数量即可,可选值为1、2、3。
  • 单台云主机允许加载的虚拟光驱最大数量受全局设置控制。
Note: 若云主机加载的虚拟光驱数量已超过全局设置限制值,则全局设置对该云主机不生效。
运行中/已停止
卸载ISO 将已加载的ISO从云主机卸载。
Note: 运行中的云主机卸载ISO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请谨慎操作。
运行中/已停止
绑定亲和组 绑定云主机到亲和组,组策略对该云主机即时生效。 运行中/已停止
解绑亲和组 将已绑定的亲和组从云主机解绑,组策略对该云主机即时失效。 运行中/已停止
导出云主机 将云主机导出至镜像服务器。导出后,可至该云主机导出记录页面查看和下载。
Note:
  • 仅支持导出至ImageStore镜像服务器。
  • 导出的云主机OVA模板不包含ISO光驱和GPU设备。
  • 云主机已存在导出记录的情况下,需先删除该导出记录后才可执行导出操作。
已停止
删除云主机 立即释放云主机的CPU、内存、IP地址等资源,并将云主机移至回收站。
  • 回收站默认延时7天彻底删除云主机。
  • 支持对云平台全局范围内云主机设置删除策略。在全局设置中,修改实例删除策略即可,可选项包括:
    • 立刻删除:用户删除云主机时,这些云主机会被立刻删除。
    • 延时删除:用户删除云主机时,这些云主机会被标记为已删除,显示在对应的回收站栏,超过延时删除时限(默认7天)或用户手动强制删除时,才会彻底删除。
    • 永不删除:用户删除云主机时,这些云主机永远不会被系统自动删除。
Note: 支持删除云主机同时删除已加载的所有普通云盘(不会删除共享云盘)。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彻底删除/还原云主机 将回收站内的云主机彻底删除或还原。
  • 彻底删除云主机,云主机相关资源将被彻底删除,不可逆转,请谨慎操作。
  • 彻底删除云主机,其IP地址将返回IP地址池中。
  • 还原云主机,该云主机将回到可用资源页面,且为已停止状态,用户可选择是否还原后自动重启该云主机。
  • 还原云主机,将重新为该云主机分配IP地址。
已删除
复制URL 复制已导出的云主机所在的URL。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下载已导出云主机 下载已导出的云主机至本地。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
删除导出记录 删除已导出云主机的导出记录。 运行中/已停止/已暂停